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(活塞的加工工艺过程)
发布时间:2025-01-04机械设计方向毕业论文题目
1、毕业论文有: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。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。膜片弹簧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。带式输送机说明书和总装图 。
2、论文题目:虚拟设计与虚拟装配技术的研究 设计任务与内容(论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) 虚拟设计及虚拟装配技术是当今设计领域采用的重要手段,通过在计算机上作出数字化模型,通过虚拟仿真,验证方案的可靠性,缩短了设计周期,降低生产成本。
3、某型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汽车变速箱箱体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与专用钻床夹具设计 十字头滑套加工工艺与车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法兰盘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 南京站区域静态交通管理研究 最后,我们希望这些题目能为你的论文撰写提供灵感与帮助。
4、题目:《新型机械设计理论在汽车工程方向的研究与应用》期刊:《汽车博览》 | 2021年第001期 摘要:近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我国机械行业得到了全面的提升,尤其是汽车制造行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。文章深入探讨了新型机械设计理论在汽车工程方向的研究与应用,旨在促进汽车行业的革新与完善。
请问一下活塞杆的主要加工工艺!
活塞杆采用滚压加工,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,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,因而提高油缸杆疲劳强度。通过滚压成型,滚压表面形成一层冷作硬化层,减少了磨削副接触表面的弹性和塑性变形,从而提高了油缸杆表面的耐磨性,同时避免了因磨削引起的烧伤。滚压后,表面粗糙度值的减小,可提高配合性质。
活塞杆的加工工艺一般是车——热处理——磨——电镀——抛光,这是传统工艺,但现在我有了解有在车床上安装豪-克能的,代替精磨削加工,据了解,是有利于电镀工艺,说电镀之后不用抛光或者简单抛光表面光洁度就很理想了,还有电镀层也有变薄;当然也有不电镀不热处理的。
活塞杆加工技术在工业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尤其是滚压加工技术。滚压加工通过在表面层留下表面残余压应力,有效封闭了微小裂纹,防止侵蚀作用的扩展。这一过程增强了表面的抗腐蚀能力,并有助于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,显著提高了油缸杆的疲劳强度。
机械专业简单的毕业设计有哪些题目?
1、题目: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 正文:设计一种可伸缩的带式输送机,其结构能够在需要时进行扩展或收缩,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。 题目: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正文:开发一种用于AWC机架现场扩孔的专用机器,提高扩孔效率和质量,减少现场作业时间。
2、简单的毕业设计有: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结构设计。AWC机架现场扩孔机设计 。ZQ-100型钻杆动力钳背钳设计 。带式输送机摩擦轮调偏装置设计。封闭母线自然冷却的温度场分析 。毕业论文有: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。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立柱设计 。
3、- 智能仓储运输车,智能物流的新选择。- 移动升降工作平台,灵活作业的解决方案。 机械创新- 伺服系统三环控制策略研究,提升运动精度。- 线视觉检测与去模糊,提高生产线监控。- 车位智能泊车系统,人性化设计的体现。 智能与环保-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与温室喷药机器人,环保与智能并重。
4、**PE10自行车无级变速器设计**:这一设计聚焦于机械传动系统,需深入理解齿轮传动、机械结构与人机交互设计。设计者需关注用户体验、传动效率与可靠性的平衡。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,机械毕业设计的题目覆盖了从传统机械设计到现代自动化、电子技术的广泛领域,体现了机械工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。
液压油缸都有哪些加工工艺路线?
1、长缸活塞杆采用45钢制造,其加工工艺路线为:锻材(轧材)—下料—调质—校直—机械加工—表面淬火、回火—校直—杆头焊接—机加工—磨削—去应力退火-抛光—镀硬铬—抛光—清洗—装配。
2、传统的加工路径是:首先拉削,然后精确镗削,最后磨削。而采用滚压工艺,步骤则是:拉削-精确镗削-滚压。尽管前者可能耗时长达1-2天完成1米的磨削,但滚压只需10-30分钟,效率提升显著。投入成本上,磨床或绗缝机(价值数万至数百万)与滚压刀具(数万至数万)的对比,显示了滚压工艺的经济优势。
3、液压缸采用“139的号,中间四位4009,后面是5915”采用滚压加工,由于表面层留有表面残余压应力,有助于表面微小裂纹的封闭,阻碍侵蚀作用的扩展。从而提高表面抗腐蚀能力,并能延缓疲劳裂纹的产生或扩大,因而提高缸筒疲劳强度。
4、因为滚压后,孔表面粗糙度由原来的Ra2~3um减小为Ra0.4~0.8&um,表面硬度提高约30%,缸筒内表面疲劳强度提高25%。如果只考虑缸筒对油缸使用寿命的影响,使用镗削滚压工艺可以提高2~3倍,而镗削工艺的效率是磨削工艺的3倍左右。因此,滚压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加工方法。
5、热处理工艺参数:在井式炉中一炉悬空装4支,淬火加热温度为830±10℃,保温160min后分2次出炉淬火,每次淬2支,采用循环冷却水冷却,淬火冷却时上下摆动,以保证最大限度的冷却均匀,冷却到100℃左右(杆冒蒸汽但不起泡)出水入井式回火炉回火。然后4支一次采用550±10℃加热、保温190min回火后水冷。
6、液压系统是折弯机的“大脑”,由机架、滑块、工作液压缸、前托料架、后挡料、模具和电气系统等组件组成,共同协作完成弯曲任务,如图所示。工艺流程详解: 油泵启动: 电动机带动轴向柱塞泵,油液进入阀板和电磁溢流阀,19号阀封闭,20号油缸保持滑块静止。